老年人冬季如何進行疾病預防?
每到冬季由于氣溫的降低,很多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癥狀可能加重或誘發多種并發癥發作。老年人如何進行疾病預防?長春市中醫院總部老年病科主任彭敬師從合理飲食、運動起居、健康自我監測以及合理用藥等方面給出科學建議。
運動起居方面
由于冬季氣溫低、晝夜溫差大,老年人原本臟器功能衰退,更不能耐受戶外寒冷刺激,因而成為冬季高發病的“主力軍”。患有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基礎疾病,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,是冬季易發病的“??汀?。彭敬師建議,在寒冷的冬三月,老年人要遵循“早臥晚起”的規律,起床時,靜臥3分鐘再緩緩坐起,讓身體適應由臥位到立位的血壓變化,以避免突然變換體位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、頭暈和跌倒。雖然北方的冬季寒冷刺骨,很多老年人因關節問題不宜進行戶外運動。但彭敬師表示,為了防御寒邪侵襲,老年人可改在屋內勤曬太陽、加強耐寒鍛煉。迎著午后溫暖的陽光,可以適當的開窗通風,在增添些衣帽、手套的情況下,依據個人體能做一些適量的運動,如室內快走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。適量運動不僅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,也是預防冠心病的良方。此外,有關節疾病的老年患者,建議進行平地運動。
合理飲食方面
冬天寒冷干燥,人體機能新陳代謝較為緩慢,特別是對于無法出門鍛煉的老年人來說,及時補充營養是增強抵抗力的關鍵。飲食要以新鮮蔬菜、魚、蛋及適量瘦肉為主,輔以豆制品和奶制品(腎功能不全病人除外),盡量做到不挑食,不暴飲暴食。對于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梗塞、腎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,要保持低鹽、低脂飲食,盡量不要吃腌制品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遵循控糖飲食,不吃升糖指數高的西瓜、白米粥、糯米、土豆等食物;血脂高的老年人應少吃動物油和動物內臟;尿酸高的老年人少吃海產品、麥芽、紫菜、香菇及動物內臟等嘌呤較高的食物等。
既想要飲食保持營養的完整性,又想在預防或控制糖尿病及心臟病有所潛力,彭敬師建議老年人可以參考營養均衡、飽腹感強的“地中海飲食法”,即多吃蔬菜、水果、魚、海鮮、豆類、堅果類食物,烹飪時以植物油(含不飽和脂肪酸)來代替動物油(含飽和脂肪酸),不吃添加糖、精制谷物、加工肉類等高度加工食物。
健康自我監測方面
老年人的各系統器官,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地出現衰老現象。為了避免因身體“戰斗力”降低,增加疾病發生或加重的可能,彭敬師建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自我監測的習慣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,應熟悉基本的自我監測方法,并在家中準備電子血壓計、心跳監測儀或血糖儀,時刻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。如發現身體出現某種異常情況,及時告知家屬或就醫,進行下一步檢查和治療。
合理用藥方面
冬季作為各種疾病高發的季節,彭敬師認為,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本就應遵醫囑及時服藥。因為醫生在開具藥方時,是針對患者自身情況制定的個體化治療方案。如果隨意擅自停用或更換藥物,可能會引起其他副作用或使治療時間變化,達不到原有的治療效果。因此,老年患者應按醫囑堅持循證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