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燥”來襲怎么辦?中醫教你這樣做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白露一過,秋風蕭瑟,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。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“秋燥”,所以秋季的養生應以防燥為中心,以“收”為主導?!扒镌铩眮硪u,如何做好預防保健呢?長春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春玲為您支招~
“秋燥”可能誘發這些疾病
秋季天氣干燥,一些體弱多病的人群受“秋燥”影響,容易誘發各類身體不適。張春玲主任表示,秋季燥氣偏盛,肺氣當令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“秋燥”將會更加明顯。此時亦是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,腹瀉、腸炎、胃炎等消化道疾病,過敏性疾病、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。因此,進入秋季以后,做好預防保健非常重要。
防“秋燥”要這樣養生保健
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,但大家不要做一些過于劇烈的運動,因人而異選擇運動項目,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。老年人可做八段錦、五禽戲、打太極拳等;中青年人可慢跑、游泳等,做到微微汗出為最佳。為助陰陽和調,張春玲主任提醒大家要注重靜養、早睡早起、閉目養神。俗話說:“春捂秋凍”,但是秋凍也要有度,早晚溫差大應該及時添衣,否則極易患上感冒等流行性疾病,但也不宜一次性添得太多太快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人在秋季會感到很悲傷,對于工作壓力大的人可以喝一些解郁的中藥茶飲,如月季花、玫瑰花、代代花、菊花,在上述花中任選2-3種泡水飲用,可以達到舒緩情緒、調暢心情的作用。
防“秋燥”,飲食如何調整
張春玲主任說:“秋季天氣干燥,飲食宜吃清淡質軟、易于消化的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瓜果,多喝水、多喝粥、多喝湯?!?span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在日常飲食中,可以多吃百合、杏仁、山藥、銀耳、白蘿卜、梨等白色食物,也可以多吃芝麻、蜂蜜、西紅柿等滋潤食物,以益胃、養肺、生津。
養生藥膳
梨子粥
【材料】 梨子1或2個,粳米、冰糖適量。
【做法】先將梨洗凈后連皮帶核切碎,與粳米一同放入鍋內加少量清水小火煮粥,待粥煮至濃稠時,放入冰糖再煮片刻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生津潤燥,清熱化痰。
百合蓮子粥
【材料】蓮子、百合、粳米適量。
【做法】蓮子、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,置于涼水鍋中,加入粳米,加水煲熟。
【功效】清潤肺燥,止咳消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