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養生一定要注意這4點!
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,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,太陽到達黃經195°。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結成霜了,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。諺語云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”,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穿涼鞋了,所以,可以把涼鞋、單衣等洗干凈并收拾起來。在自然界中,陰陽之氣開始轉變,陽氣漸退,陰氣漸生,萬物隨寒氣增長,逐漸蕭落。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,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。交替時節,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,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,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。那么在這個節氣中該如何養生保健呢?聽聽長春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專家是咋說滴~
【衣】春捂秋凍、注意保暖
秋季涼熱交替,氣溫逐漸下降,要注意防寒保暖,以防涼氣侵入體內?!耙粓銮镉暌粓鰶觥?,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,逐漸增添衣服,但添衣不要太多、太快。俗話說“春捂秋凍”。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,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,對安度冬季有益。秋天早晚涼意甚濃,要多穿些衣服。另外,秋季為腹瀉多發季節,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。
【食】合理飲食,多食甘淡滋潤食物
飲食養生方面,應在平衡飲食基礎上,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,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,既可補脾胃,又能養肺潤腸,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。如梨、蘋果、橄欖、白蘿卜、冬瓜、藕、百合、蓮子、山藥、銀耳、甘蔗等,以清潤肺氣,防止咳嗽的發生。
【住】早睡早起、保證充足的睡眠
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證睡眠充足。注意勞逸結合,防止房勞傷腎。深秋寒氣襲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經常打開門窗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。條件許可情況下,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,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。
【行】增強體質,進行適當體育鍛煉
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,生機勃勃,但秋高氣爽,遍地金黃,別有一番動人景象。到公園、湖濱、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,可增強體質。秋游是一種好的活動形式,既可調節精神,又可強身健體。
【寒露養生小常識】
1、夜涼勿憋尿
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干,晚上睡覺前會喝不少水。但是這樣一來,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。一些朋友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覺到了尿意,由于嫌起床較冷,常常下意識地憋尿繼續睡,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壞習慣。尿液中含有毒素,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內,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,就易誘發膀胱炎。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導致血壓升高、心跳加快、心肌耗氧量增加,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,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。
2、適當養胃
秋冬天氣漸涼,腸胃還不太適應寒冷的刺激,如果不做好防護工作,很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。秋季養胃主要注意胃部的保暖,這就要求我們適時添衣,不要著涼,夜間睡覺的時候也要蓋好棉被。
3、朝鹽晚蜜
秋季秋燥總是避免不了的,最好的飲食辦法就是:“朝朝鹽水,晚晚蜜湯?!鼻锛酒つw容易干燥,光喝水也不能緩解皮膚起皮脫屑,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呢?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,這種方法,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,可以緩解皮膚干燥問題。白天喝淡鹽水,晚上最好喝點兒蜂蜜水,這也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。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,還可以起到潤肺、養肺的作用。因此,秋天來臨之際,最好“晨飲淡鹽水,晚喝蜂蜜水”,以保身體健康。
4、預防疾病
秋末氣候轉涼,這個時期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發病的高峰期,極容易導致猝死?;加新灾夤苎?、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,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,很容易導致病情復發或惡化。因此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,應特別注意提高警惕,加強預防,家中應備有急救與治療藥品,以防萬一。
寒露養生食譜
食譜一:川貝燉雪梨
川貝燉雪梨是歷來為大眾所公認的清潤滋補佳品,可常食,秋季最宜。川貝味甘、苦,性微寒,歸心、肺經,能清熱,其質潤,入肺經可潤肺化痰。雪梨也為清熱滋潤之品,有潤肺清燥、止咳化痰、養血生肌的作用,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干、癢、痛、音啞、痰稠、便秘、尿赤均有良效。
【原料】雪梨1個,冰糖25克,川貝3-6克。
【做法】雪梨洗凈,削皮切開,去核掏空,成一個梨盅。梨盅里放入幾粒川貝,蓋上梨蓋,用牙簽固定。將雪梨放入碗中,加冰糖、適量水,隔水蒸30分鐘即可。
食譜二:拔絲山藥
寒露要適當吃些山藥。山藥屬于薯類,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多種維生素,包括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1、B2以及鈣、磷、鉀、鈉、鎂、鐵、鋅、銅等多種礦物質。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,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,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。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,用焦糖“炮制”過的山藥,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。
【原料】山藥500克,白糖、植物油、清水、香油各適量。
【做法】將山藥削皮洗凈,切成滾刀塊,備用。植物油燒至五成熱,把山藥放入油內炸透,至金黃色,撈出,控凈余油。用清水將白糖化開,用慢火炒至白糖由稠變稀,能拔絲時,倒入山藥,離開火眼,顛翻炒勻,使糖汁完全粘在山藥上后,倒在抹香油的盤子內即可。